港创科设计之旅:拯救波斯湾珊瑚礁

绿色科技初创企业archiReef联合创办人余碧芬(Vriko Yu)分享如何将设计与科技结合,以崭新手法令海洋生态重现生机。

编辑部2023.06.28

生态危机激发创意

 

珊瑚礁素有「海中的热带雨林」之称,海洋里约有三分之一的物种都赖以维生,是地球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可是,全球暖化不断加剧,导致珊瑚礁逐渐消失;据专家估计,若我们未能及时行动,地球现存七至九成的珊瑚将于2050年绝迹。

 

余碧芬(Vriko Yu)在求学时期便已开始思考这个议题。在攻读博士学位时,Vriko 经常会到香港的西贡区潜水,曾在该区水域亲眼见证了一片珊瑚礁于短短两个月内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段经历让Vriko深深体会到保护珊瑚礁的急切性,并驱使她与David Baker教授及Deniz Tekerek一同成立archiReef,希望为珊瑚带来重生机会。

 

archiReef一开始尝试以各种创新手法在海底植入珊瑚株,试图借此令垂死的珊瑚群落再生,然而经过整整两年的反复试验后,Vriko和Baker教授才发现「此路不通」,他们必须要在现有方案上寻求突破。

 

Vriko忆述:「后来我们终于明白要从头做起,重新为珊瑚建立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保护珊瑚免受沉积物所侵蚀──因为那对珊瑚是一大致命危机,所以我们发明了一个无毒结构,用来放在海床让珊瑚碎片依附生长。」

 

 

以大自然为本的设计

 

她口中的无毒结构就是全球首创、结合设计与科技,并以3D打印技术制成的赤陶土人工珊瑚礁盘。就物料而言,设计团队在进行一连串研究和试验后,选定以陶土制作礁盘──有别于传统水泥造的礁盘,陶土的结构跟珊瑚礁相近,而且含有碳酸钙,其满布细孔的特性亦能促进钙化作用;更理想的是,陶土会随着年月在自然侵蚀下分解,不对海洋生态构成负担,最终完全消失,只剩下新长成的珊瑚。

 

陶土礁盘本身能让微生物享有固定据点,而为吸引珊瑚等无脊椎动物栖息,礁盘表面更设计成凹凸不平。在整体结构上,礁盘分成三层:最底层的「脚」用来撑起礁盘本身,潜水员可因应海床状况来调整高低,确保礁盘安装稳妥;「基座」防止礁盘倾侧;「仿生面层」以扁脑珊瑚为灵感,具有不规则的纹路,这是按演算法结果而得出的设计,海洋生物学家可以在这面层的六个指定部份植入不同珊瑚品种,由此为起点促进珊瑚继续生长。

 

设计团队还特意利用模组化的设计方法把每一块礁盘都制成六角形,简化礁盘的组装过程之余,每名潜水员在无须动用任何重型设备或机械的情况下,便可在一天内铺好多达40平方米的海床。

 

就制作而言,所有礁盘均以墨水直写技术(Direct Ink Writing)来生产,这种3D打印技术的优点是精准度较高,既能造出设计精密而复杂的陶土礁盘,也可以平衡陶土经烘干和烧制完工后有机会出现裂纹和变形的缺点。此外,这种生产方式更确保礁盘在制作设计上具备足够的弹性,可因应不同的海洋环境以至微生物的品种而作出适当调整。

 

archiReef的珊瑚复育计划由始至终都以设计为主导策略,Vriko解释:「设计于每个产品而言都是决定性的……我们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从中发掘解决人类问题的答案,透过糅合设计元素与科技知识,我们成功发明了一款比市面上其他同类型产品高效至少四倍的产品。」

 

 

可持续经营模式下的可持续产物

 

archiReef现时正在香港两处水域进行珊瑚复育。以海下湾海岸公园为例,游客透过玻璃底船即可近距离观赏珊瑚,见证团队努力多时的成果;但团队并不满足于此,更放眼世界,远赴阿联酋首都阿布达比设厂,参与拓展当地的环保工作。 Vriko坦言,她感受到「阿联酋希望在气候变化议题上领头的决心,政府及私人企业都真诚地在这方面出钱出力。由于香港和阿布达比都有类似的城市环境,两地的珊瑚群落也因此有共通之处,所以我们在香港的那一套,在当地也派上用场。」

 

自成立以来,archiReef的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同,先后赢得多项殊荣,包括香港科技园公司「电梯募投比赛2021」冠军及「世界经济论坛创新挑战赛2022 ── UpLink 顶尖创新者」。在刚过去的一月,Vriko应邀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联同十二名获邀的创新工作者就全球的创科议题发言。她在论坛上强调,人类若要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就必须以保障生物多样性为重点,仰赖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唯有这样才能为大自然带来正面影响,缔造可持续的未来。

 

随着archiReef 快速成长,团队亦决定迈出下一步,从「珊瑚复育」向「海洋生态工程」的领域进发,目标是利用他们在发明珊瑚礁盘时所确立的工程原理,进一步建构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

 

Vriko深明拯救海洋生态绝非单靠一间绿色初创能独力完成的,因此在专注研发产品以外,她亦积极物色合作伙伴让团队成长,并把握每个机会将archiReef的研发带进海洋生态。

 

Vriko补充:「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大企业、科学家或公众也是一份子。我们当前要做的是订立一份可行的蓝图,借此令大家更关注眼前的挑战及下一代将要承受的后果,让大家看清楚任何人都有责任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