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营造打造社区设计新气象

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正通力合作,利用设计创造市民真正愿意使用的公共空间

Zolima CityMag - Christopher DeWolf2022.09.29

怎样才能让城市更美好?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涉及连串繁复的政策与设计思考,而这正是城市规划师丶设计师和建筑师为了令香港更绿化和人性化所必须面对的挑战。"这是思维上的问题。"建筑师罗健中说。"关键是你在追求一个怎样的城市。" 

 

罗健中是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Oval Partnership)的创办总监。这家建筑及设计公司曾参与多个香港和中国的项目,包括活化湾仔星街周边的公共空间,以及在成都和北京建设混合用途的新社区。除设计建筑物外,欧华尔亦为这些项目提出一套新方法,透过与本地社区紧密合作,设计出他们真正会使用的城市空间。 

 

这套方法就是"地方营造"。罗健中最近在"设计二十五载"展览活动的一场讲座中如是说:"地方营造可以是令一些事情有效发生的强大工具。它容许人建立社会和文化资本,令人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意识到社区有着它的过去丶现在和未来。它也是一种非对抗性的对话,容许人们透过建立共识丶解决冲突的方法建设他们的城市。地方营造令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令我们的生活更具质素。" 

 

左: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的东美花园,连同附近星街周边的公共空间,于2009年由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Oval Partnership)重新设计及翻新。相片提供: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  
右:小型音乐演奏会于东美花园内举行。相片提供: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 

 

地方营造的理念可以追溯至 1960 年代。当时欧美诸国为发展社区,大量建设高速公路丶高楼大厦和大型商场,这种所谓"市区重建"的计却往往弄巧成拙,反而对社区本身造成破坏。城市研究者如 Jane Jacobs 与 William H. Whyte 便倡议用一种更加草根的方式推动城市发展地方营造便由此而来。 

 

以美国为例,政府在都市核心周边建设一环又一环的公路,原意是方便市民前往市中心购物,结果却反而将人逼出市郊,令市内本来热闹的街道变得空空如也。许多欧洲城市亦曾试图照办煮碗 ──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规划师就一度提议在其有名的水道上建高速公路,结果引起激烈反弹。幸而公路的计划最终未有执行,而阿姆斯特丹亦得以发展成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在这里,熙来攘往的街道绿叶成荫,市民大多以徒步或单车而非汽车出行。 

 

阿姆斯特丹的案例在 1970 年代对建筑与城规业界意义深远。"生活第一丶空间第二,最后才是建筑。序掉转的话永远行不通。"丹麦城市规划师 Jan Gehl 说。他曾於于1962 年将哥本哈根的传统购物区 Strøget 设计成行人专用,令本来脏乱车多的市中心重拾光彩。这项目被视为重大成功,也令 Gehl 与其任职心理学家的妻子 Ingrid Gehl 在"社会学丶心理学丶建筑与规划的边 "中,展开对"建筑人性面"的探索。 

 

那是六丶七十年代的事。地方营造的概念还要经过许多年月,才来到香港 ── 而且至今仍未被广泛接纳。在这个城市,发展等于在商场上盖高楼大厦,而打工仔」居住、生活的旧区则以市区重建之名被重建。虽然也有机构如"行德" (Walk DVRC)仿效六十年前哥本哈根,提出改善德辅道中步行空间的方案,但这类型倡议在香港始终停滞不前。

 

不过,尽管举步维艰,地方营造在香港还是带来了许多突破。例如湾"蓝屋"就曾经利用地方营造技术,与社区成员携手保育一系列"前铺后居"的建筑。如今该处已成为一个老街坊丶新住客丶商铺丶文化团体与社会服务机构和谐共存的社区。(罗健中是蓝屋城市保育和公众参与项目筹委会主席)Design Trust 信言设计大使则以地方营造原则重新设计香港多个游乐场和休憩空间 去年,"路过北角"举行的"路过生活节",以充满玩味的方式介入城市,亦为北角这个港岛小区奠下社区为本的变革基础。

 

左:参与「路过北角」项目的本地建筑及设计工作室「和建筑」(MLKK)与他们的合作伙伴。摄影:Kevin Mak;相片提供:Zolima CityMag 
右:除举办一系列社区参与工作坊和地方营造活动外,社区艺术项目「路过北角」亦于2021年打造了多个创意社区空间。摄影:Kevin Mak;相片提供:Zolima CityMag 

 

上述举措殊非易事。"香港城市规划没有'自下而上'的基因。"Urban Discovery 创办人兼城市规划师 Ester van Steekelenburg 说。这家社会企业主要从事亚洲地区的文物保育顾问工作。她指出,地方营造要求业界在手法上作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你习惯'自上而下'的处事方法,地方营造需要所有单位 ── 无论是发展商丶非营利机构还是一般参加者 ── 每一个人都要建立一套新的语言。这需要时间,而且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什么说明书可以因循。就算你直接问街坊怎么的想法,他们也不一定要告诉你。沟通的渠道不存在。"香港许多城市发展项目也会咨询公众,但 van Steekelenburg 就指这些咨询过程往往好似配,而非真正能够整合到整个发展计划。"经常都有人问街坊(感想),街坊却不知道发展商和政府到底问来做什么。"她说。"他们看不见报告,也看不见成果,所以觉得答来也是徒然。" 

 

地方营造需要的是一整套思考城市空间的模式。它不只关乎某座大厦或某条街道,而会考虑到社区丶环境和保育等议题。执行上,地方营造则需要灵活和分明的制度──而香港付之阙如。"香港的公共空间由多个不同部门负责。有时是康文署有时是路政署有时是地政总署。如果你想做一些像是'港岛环岛径'种大型项目,你必须要跟好几个部门沟通,而他们的思考逻辑又基本上全不一样。非常烦人。"

 

空置近二十载后,中环街市经翻新、活化后重新开放。相片提供:华懋集团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兼华懋集团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蔡宏兴表示,地方营造还有一个难关要克服:社会漠视建筑与物业发展附带的社会价值。每年,建筑师学会都会投票选出年度最佳项目。首奖项于 1965 年颁予彩虹邨蔡宏兴形容它"是一个非常前卫的概念,将超过七千个单位组成的社区大量公共空间共冶一炉"。而今日,建筑师学会奖项大多由机构或文化项目夺得,住宅与商业建筑则买少见少。明明是实际上会花最多时间逗留的生活空间,人们的关心却是如何不足,由此可见一斑。 

 

蔡宏兴指,这种风气下,顶级设计与建筑只会用来做特别项目,而不会用于一般屋苑或社区内的商业空间。结果就是,一如建筑师学会调查结果所指,越来越多香港人对其居住环境感到不满意。"建筑与社区之间的社会契约关系需要加强。"蔡宏兴说。"我们不能够被视为只懂服务发展商和精英阶层。" 

 

信言设计大使(Design Trust)旗下「未.共研社」重新设计砵兰街一个休憩花园,换上注目的粉红色新装,桌椅数量同时大增,方便一众街坊休憩喘息或联谊。相片提供:信言设计大使

 

van Steekelenburg 有份合著的作品The City at Eye Level Asia为我们指出一条新路。《 The City at Eye Level 》 是一部记录草根都市变革的出版系列免费开放下载阅读其亚洲版本记录了三十个案例从时尚的首尔弘大区都市设计介入工作到孟买本土社区改建户外阶梯作公众广场地点与类型包罗万有 

 

书中亦有香港案例。在其中一章,van Steekelenburg 检视太古地产如何尝试将鰂鱼涌的行人天桥改造成市民的聚脚点。而在另外两章,社工冼昭行与社区活动倡议者张喻斯则探讨薄扶林村西营盘如何利用社区工作坊为城市空间的未来建构集体想像。 

 

van Steekelenburg 还有一章讲在成都一家古庙周边建立新社区的经验。这一章的另一位作者便是罗健中。罗健中现时正专注利用地方营造重夺香港的闲置空间。透过"非常香港""城市日记""非常协作"这三个非营利项目,欧华尔在香港多个地区推动了一系列教育丶文化丶保育丶可持续发展丶贫穷以及青少年发展工作。他们不时举办讲座,解释对大部分人而言非常陌生的城市规划工作;有时则汲取地方智慧活化闲置空间,例如将天水围一天桥底改造成年轻人使用的图书馆。 

 

"在某个早晨,我们邀请长者来到一座住宅大厦楼下的凉茶铺,提议做点什么,令区内的公园更适合长者使用。"罗健中说。"这就是与人对话,容许他们互相交流,进而合力改造他们的地方。规划就是关乎人们如何运用地方资源。透过这些活动,市民可以加深认识社区遗产与传统,让他们知道自己社区的好,同时看见怎样可以令它更好。" 

 

左:坚尼地城加多近街临时花园正进行一个关于公园未来的社区工作坊,该公园凭着附近居民的努力争取而得以保留。相片提供: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  
右:致力将不同公共空间变身成创意社区活动平台的非牟利组织「非常香港」(Very Hong Kong)于社区举办音乐会。相片提供:欧华尔顾问有限公司 

 

有时候,这些活动还能发掘出过往被忽略的社群。当"城市日记"打算用影像记录大屿山水口村的生活时,罗健中和他的同事发现村内婆婆讲的是围头话,这种方言出现的年代比客家人落户当地更久远,"现在,我们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功申请拨款在村内设生活文化馆"。 

 

由此可知,紧扣社区的计划在香港并不是没有,问题只是如何将它们推而广之,为香港城市规划与设计带来新气象。 

 

"我们明白道路与行人连接系统一类基建的重要性。"建筑师吕庆耀说。他是香港最大建筑师楼之一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的副主席。"但怎样能够令基建更加以人为本丶便于使用?大型城市发展项目往往为我们带来这些机会。"吕庆耀以香港新型海滨公共空间为例加以说明坚尼地城的卑路乍湾海滨长廊设有可移动的家具等物品,让市民随意拼凑组合;湾仔的新海滨长廊于部份地方破格采用无栏杆设计,令港人得以零距离亲近海港;在西九文化区,市民可以带同他们的宠物,在艺术公园草地上度过一个适的午后。 

 

"(西九龙艺术公园的)地景设计比起传统的'请勿践踏草地'思维更富当代气息丶更加方便使用人士。"吕庆耀说。 "我在周末去西九时,看见人们会带同他们的狗狗和小朋友踏单车和野餐。这是十五丶二十年前香港人无法想像的。很多事情都没有以往般严格和硬梆梆了。栏栅变得松动,边界得到整合,人们也比以往较能接受一点点的风险。" 

 

这显示香港正在一点一点地有所改变,虽然这不是一蹴即就。诚如罗健中所言"地方营造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要反复进行才有所成。惟其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在这城市活得更美好。" 

 

 

 

 

本专栏为 bodw+ 与 Zolima CityMag联同呈献。 Zolima CityMag是香港网上文艺杂志,以深入角度探讨本地艺术丶设计丶历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