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以外:香港新世代体育设施

大至启德体育公园小至地区体育中心一切都是为了融入社区

Zolima CityMag - Christopher DeWolf2022.06.08

今日启德机场旧址的工程堪称前所未见。28公顷的土地将全部用作体育及文娱用途,除了容纳5万名观众的体育馆外,还有让公众松驰身心的绿化空间在这里,国际体育丶娱乐设施丶社区文娱及零售消费融为一体,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堪比拟。” 该项目首席建筑师理查德・布莱斯林说 

 

布莱斯林绝对有资格说这番话。他是澳洲建筑事务所博普乐思的资深总监。这家公司曾参与的文娱建筑工程遍及全球,当中更有14个曾用来举办奥运项目虽然这类建筑十分讲求技术,但它们也是人丶市丶镇和诸国聚首一堂,展现彼此集体信念与欢乐的场所。 他说它们既是重要的社交场地,亦是对其所处地域的呈现。说到底,它们是为人而设的——做这类型的工作越久,我们越了解到为人们设计这些地方,责任何其重大 对他来说,无论那是供万千乐迷朝圣的音乐会场,抑或 "让一个人享受阅读时光的公园都是同一回事 

 

启德体育园之模拟落成图。相片来源Populous 

 

 

这番感言让我们明白,体育设施不纯粹是体育的事,也是关乎由民众构成的社区。在这意义下,尽管体育场地不同部份(比如篮球场丶游泳池)在设计上的要求有严格规范,它们在整个城市里头的角色,仍近似于公共图书馆或社区公园。要在香港这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给予市民聚集丶互动丶做运动和竞技的空间,设计上的巧思必不可少。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民间生活智慧。在香港许多角落,你都可以见到港人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娱乐设施。港岛西南瀑布湾那条壮丽的海岸线上,就有泳客搭建更衣室以方便他们晨泳。将军澳鸭仔山一面未经政府开发的斜坡上,邻近居民亦以竹栏和檐篷开辟了一个休憩点,让行山客喝口水,歇一歇 

 

深水埗主教山亦然。人们如今认识它,是因为山顶那座曾被遗忘的19世纪配水库,但在那之前,主教山早已因其就地取材而成的运动设施而广为街坊所识。那些系在树上的拉绳便是明显例子一直以来,这个社区都把主教山当做他们的后花园。建筑师张家荣说。自配水库重见天日以来他一直密切关注主教山的发展。“这是他们唯一的开放空间,因为这类空间在香港某些地区一直都付之阙如。 

 

空间,向来是香港最大挑战。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兴建体育及文娱设施时,总会将它们安排在偏远地方,或者搭建在街市和图书馆之类的社区设施上。空间算是得到有效运用,但感觉并不特别令人愉快。这种状况将会改变这类社区设施如今都有庞大财政预算,可见政府确实是用心出力。” 法雷尔董事斯特凡・寇雷米克说。这家建筑事务所当年由特里・法瑞尔在中标兴建山顶凌霄阁后成立。从那时开始,寇雷米克和他的团队就一直与港铁紧密合作,设计新铁路车站之余,亦包办车站周边的社区设施。 

 

(左) 坚尼地城游泳池。相片来源Farrells 
(右) 坚尼地城游泳池的建筑草图。相片来源Farrells 

 

(左) 坚尼地城游泳池内部。相片来源:Farrells  
(右) 坚尼地城游泳池是一座曲线玲珑的镀锌建筑。相片来源:Farrells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坚尼地城游泳池。这座曲线玲珑的镀锌建筑於2011年开幕。寇雷米克回想,当时他们为保护科士街一排石墙树,说服港铁将港岛线终点站西移数百米,代价是拆除坚尼地城泳池。如是,法瑞尔便接下设计新泳池的重任——而且期限为旧泳池被拆除前。因为根据政府政策在提供替代方案前,你不可以拆除社区建筑 寇雷米克解释 

 

新泳池位于维港沿岸一块楔形小土地。这地点带来许多挑战。除了因为它呈奇特的三角形外,在地下还铺有水渠,这意味泳池无法兴建地库。此外,泳池还须分两期兴建,因为一半空间要用来堆放港铁隧道工程挖掘的泥土。寇雷米克说我们说这有点像给城市做手术,非常复杂 也就别说建筑师还得考虑紧拙的预算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的严格设计标准他们对材料与其他元素都有许多要求 寇雷米克解释 

 

最终成品便是这座贝壳状的建筑。室内外泳池设于一楼,机械组件则置於地面。建筑师也在水渠上建造了一个有盖广场,以减轻暗渠上方负荷。法瑞尔还成功说服康文署,使用他们罕有接触的材料——锌。寇雷米克喜欢这种材料质朴的感觉。他们甚至为室内泳客设计了一个巨型窗口,以饱览维港风光,只是这做法被质疑会否引入过量眩光,分散比赛泳手的注意力尽管花了很多时间,但我们还是成功说服他们 寇雷米克说。这泳池后来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2016年年度大型项目奖表扬 

 

坚尼地城游泳池又带来港铁另一个体育项目。2017年启用的港湾道体育馆,取代了因东铁线过海段会展站而拆除的训练池和室内体育设施那处土地极为挤拥,但我们还是做了到见缝插针。 寇雷米克说。此外,在政府新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标准下,新开发项目需有一定程度的绿化空间,亦令设计难上加难我们在地面已无任何空间可用,就将外墙和天台绿化"他说 

 

旧体育馆和泳池曾经埋没于湾仔北行人天桥网络死角,新体育馆则向新近建成的海滨公园趟开大门显然我们需要把这泳池连接到当地网络,将之视为通往海滨的台阶。 寇雷米克说。可惜的是,与坚尼地城同样,受场地所限,泳池的机械设备须设於地面,这令天桥底的街道出现死角我觉得这有点遗憾,也可说是丧失良机,因为我们本来应该活化街道。” 他说我应该把(机械)装备放在地下,并以商店丶咖啡馆或社区项目来活化街道,只是空间实在太挤了。” 

 

寇雷米克说,上述考量事关重大,因为体育设施不仅是将游乐室丶泳池和健身房堆在一起,而是社区持份者的交汇处。曾经,这一点不受重视人们仅以实用原则建造体育设施——通常就是极其单一的大型混凝土结构,原则上不受日光照射,人的因素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然而这些社区建筑不应只用来进行体育活动,它们必须具备更大包容性。他说 

 

(左) 沙田车公庙体育馆的室外空间。相片来源:ArchSD  
(右) 车公庙体育馆之内部。相片来源:ArchSD 

 

(左) 沙田车公庙体育馆的室外庭园。相片来源:ArchSD 
(右) 沙田车公庙体育馆的外观。相片来源:ArchSD

 

 

寇雷米克并非首个提倡这一点的香港建筑师。与他抱持同样想法的,还有建筑署的总建筑师温灼均。由他设计的政府设施不计其数我尝试追求的,是事物的开放性 温灼均说城市与建筑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不应分离。城市肌理与建筑物之间存在对话,公众的渗透亦很重要。建筑,为街道带来活力,为人与人建立联系,令市民与城市得以融为一体。 

 

车公庙体育馆就是一个好例子。这座于2020年开幕的设施离车公庙铁路站仅数步之遥。由于它位处李屋村的风水山,建筑师必须谨慎处理村民跟政府说建筑物不能高过山顶。我们必须尊重。 温灼均说问题是香港体育场馆(由于地价贵)必须盖得很高。通常是底部有个泳池,上面设多用途活动室及比赛场地。加上羽毛球和许多其他运动不想要窗,结果就弄成将一个个空匣堆叠上去的感觉。然而这里(车公庙体育馆)有漂亮的山,我们不想毁了它,而是希望将山景带入室内,令自然环境可以穿透建筑,直达马路。我想让结构变得更加透明。 

 

如是,温灼均构想出一条穿过中庭的露天通道,让它像街道连接社区那样,将场馆内所有设施连接起来。中庭一边设玻璃屋顶遮风挡雨,另一边则设玻璃地板,让光线进入下层社区设施。温灼均也致力让每个房间变得透明我想让做运动的爸爸妈妈能够看到他们的孩子在游乐室玩耍。我想让人们看得见风水山。” 

 

温灼均尤其喜欢木材的温暖和可持续性,他在建筑署的项目往往采用这种材料,车公庙体育馆亦不例外在香港,建筑通常会采用混凝土结构,再在上面铺阶砖之类。与之相比,木材令人心平气和,不那么硬梆梆 

 

温灼均坦言,要让康文署接受这一切并非易事,毕竟对署方而言,他说的都不合符体育中心惯例与康文署的沟通过程非常辛苦 他说道所幸他们最终还是让步 辛劳换来的成果是一座结合体育与社区中心的设施,邻近乡村与屋邨居民喜欢于中庭晨运,或纯粹散步流连 

 

启德体育园之模拟鸟瞰图。相片来源:Populous 

 

 

明年开幕的启德体育公园亦将如是。温灼均的想法与理查德・布莱斯林及其团队不谋而合:他们建造的不仅是一系列体育设施,更是一个社区本身。由于整个项目规模庞大,建筑师将它分拆成多个部分,包括一个餐厅鳞次栉比的美食海湾” ,以及绿化地带丶儿童游乐区和一个主广场,以便人潮往返参加大型活动这些空间是层次分明丶循序渐进的。” 布莱斯林说它们每一个都个性鲜明丶与众不同,能够为使用者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他还提到,体育公园与周边地区要做到通达无碍。这里说的周边地区,包括将成为158,000人居所的机场旧址开发区,以及九龙城和土瓜湾的既有社区。布莱斯林强调体育设施必须照顾本地社区需要,同时招揽游客——并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设施,让他们甘愿一再回头”。毕竟我们谈关乎的不只是体育本身,更关乎社区与民众 

 

 

本专栏为 bodw+ 与 Zolima CityMag联同呈献。Zolima CityMag 是香港网上文艺杂志,以深入角度探讨本地艺术丶设计丶历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