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共融设计?缔造更美好将来的关键

在过去三十年,急促的城市化与人口老化为我们的城巿带来极大挑战。当务之急,是要让我们居住的地方更公平、更宜居。让城巿造福最多的人,共融设计就是答案。作家Jeremy Myerson指出,我们设计上越以共融的着眼点出发,越能使更多人受惠。

编辑部2022.01.19

Jeremy Myerson不单是工作场所设计领域一流的研究学者,也是一位作家和活动家。他是除了是WORKTECH Academy的总监,亦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的设计主席。他在设计领域的着作超过20本,其中包括全新作品《Designing a World for Everyone: 30 Years of Inclusive Design》(2021)。作为研究未来都巿丶人口老化和共融设计等议题的专家,Jeremy对於银齢化社会带来的众多挑战感到兴味盎然。

 

顺带一提,Jeremy亦是本年度BODW峰会的讲者,今次亦有谈及「重塑未来工作空间与生活」 主题,欢迎感兴趣的你按连结观看重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访问精华

 

 

当初是什麽原因让你对都巿人口老化问题及共融设计产生兴趣,甚至辗转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作为一个从事设计丶建筑及研究的都巿人,我深切明白到城巿设计是个非常大的课题,尤其是银龄化社会问题迫在眉睫,驱使我们思考如何达致更公平丶更宜居的环境,缔造一个更健康的城巿。

 

总而言之,银龄化社会就是让我乐於接受挑战的原因。

 

 

这确实非常有趣。我们经常谈到「共融」,作为专家的你又怎样诠释「共融设计」?你认为社会对於共融这个理念存在怎样的阻力呢?

 

 

共融设计这个字眼,最初是我在Royal College of Art的一位同事Roger Coleman在他1994年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中提及。当时提出共融设计算是个全新概念,在美日比较流行的相近词汇是通用设计,泛指应对长者及残疾人仕需求的相关设计。然而,所谓的通用性非常难完美达致,反观共融设计在某程度上更易做到。通用设计需要配合立法实行,政府与权力单位要以清晰法例去为建筑师及设计师厘定相关的基本准则。

 

因此,要推动通用设计的话,立法称得上至关重要;反而共融设计更能轻装上路,单纯以企业及权力单位扮演的辅助角色就可以。譬如只要你让公共交通系统更趋共融,更多的人能够使用,意味着带来更多的收入,同时令市场更为庞大。换句话说,我们期待这样的商业利益推动社会向前,而非硬性地以立法为根本。这亦是共融设计可塑性显然更高的原因。

 

 

可以分享一下你成立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的故事吗?

 

 

我们的机构有一位叫Helen Hamlyn的捐赠者,她同时是一位设计师丶社会慈善家及Royal College of Art的毕业生,她本身拥有一个慈善基金。在80年代,当她要为毋亲寻求居家护理服务时,却发现难以觅到称心之选,而且相关的设计与服务非常缺乏。

 

这让她决定在Royal College of Art成立命名为Design Age的设计单位,後来便发展成为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当时我与Roger Coleman共仕,除了共同协创了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外,我们开始尝试寻找共融定义及更广阔的设计方向,不单纯地仅以满足长者需要为目标,而是让不同年齢与能力的人士亦能共享成果。

 

这就是中心创立的故事。在国际间我们有很多的合作夥伴,其中甚至包括香港设计中心。我们合作多年,与香港的关系更是密切。

 

 

太酷了!而你当日所冀望成立的设计单位甚至正得到政府资助。那麽,你认为政府对设计的加倍投入会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共融性吗?

 

 

当然,我认为政府对共融设计的推动至关重要。就像我们,从design age方案开始,在政府协助下才能辗转成为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这样具规模的机构。

 

回应你的问题,我认为政府的参与有助於订定相关的框架,指引应对事情的方法,安排缓急轻重。目前的共融设计已称得上是包罗万象,不单覆盖不同年齢丶能力丶性别丶国藉,同时确保了社会公平及更广阔的受众,给为数众多的群众带来最大的福祉。

 

 

接着我们尝试问一个比较广义的问题。你认为现今流行的设计趋势是什麽?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越来越大的共融需求呢?

 

 

过去我们倾斜於大众巿场,但我相信个性化与订制化设计会是大势所趋,而像香港作为一个生产建构中心迎接这样的趋势尤其重要。为大众创造一视同仁的设计,正是共融设计应运而生的时刻,我们尊重彼此不同,并以设计作为注脚。

 

所以,我相信订制化设计丶模组化设计以至可持续设计将会是未来大趋势。目前社会对於环境的可持续性及零碳排已在大力推进,这些议题与共融设计更是息息相关。

 

因为共融设计就是关於社会的可持续性,旨在创造一个任何人皆能和谐共处的城巿,任何人都可分享公共空间,融入公共环境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想问一个较具争议性的问题,你觉得设计或个人化带来的方便会让人更懒散吗?

 

 

对於共融设计的确存在着一些争议,如果设计让任何人使用都过份简单,这会令一般人逐渐丧失相应能力,这称得上是一个有趣的辩题。

 

推动共融设计初期,设计目的主要是减少磨擦丶减少障碍,让人使用得更方便,但当中并未能构建相关的应用能力。因此这带来争议,有人认为设计应培养人的自愈能力,而非单纯地搭建无障碍的共融设施,反而是去让不同人的能力得以共同构建其包容性。

 

 

最後,为了纪念共融设计诞生30周年你们创作新书《Designing a World for Everyone》,我们想你分享一些里面的实例。

 

 

嗯,我想其中一个我最喜欢的案例就是封面那个故事,这是一个位於北爱尔兰叫Derry / Londonderry城巿的持续项目,沿着River Foyle的几条桥称得上恶名远播,特别在阴暗寒冷的冬天,是一个令心理健康状况极差的地方丶被群众离弃成为了自杀热点。

 

我们尝试以正念的设计项目去介入,以自然环境影响群众变得积极正面。我们没有在桥上强加铁丝网和泛光灯去阻止人们跳河轻生,反而以漂亮的艺术陈设装饰,这些会变色的的「数码芦苇」为本地民众所拥有,他们甚至可以以手机调控灯光色彩。这岂止是单纯地防止自杀,它甚至改变了当地给人的既定形象,这就共融设计而言是一个非常领先的形式。

 

这是其中一个我喜欢的个案,书中还举了不少案例,我期望它们能充分展现共融设计将如何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