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共融設計?締造更美好將來的關鍵

在過去三十年,急促的城市化與人口老化為我們的城巿帶來極大挑戰。當務之急,是要讓我們居住的地方更公平、更宜居。讓城巿造福最多的人,共融設計就是答案。作家Jeremy Myerson指出,我們設計上越以共融的著眼點出發,越能使更多人受惠。

編輯部2022.01.19

Jeremy Myerson不單是工作場所設計領域一流的研究學者,也是一位作家和活動家。他是除了是WORKTECH Academy的總監,亦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的設計主席。他在設計領域的著作超過20本,其中包括全新作品《Designing a World for Everyone: 30 Years of Inclusive Design》(2021)。作為研究未來都巿、人口老化和共融設計等議題的專家,Jeremy對於銀齢化社會帶來的眾多挑戰感到興味盎然。

 

順帶一提,Jeremy亦是本年度BODW峰會的講者,今次亦有談及「重塑未來工作空間與生活」主題,歡迎感興趣的你按連結觀看重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訪問精華

 

 

當初是什麼原因讓你對都巿人口老化問題及共融設計產生興趣,甚至輾轉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作為一個從事設計、建築及研究的都巿人,我深切明白到城巿設計是個非常大的課題,尤其是銀齡化社會問題迫在眉睫,驅使我們思考如何達致更公平、更宜居的環境,締造一個更健康的城巿。

 

總而言之,銀齡化社會就是讓我樂於接受挑戰的原因。

 

 

這確實非常有趣。我們經常談到「共融」,作為專家的你又怎樣詮釋「共融設計」?你認為社會對於共融這個理念存在怎樣的阻力呢?

 

 

共融設計這個字眼,最初是我在Royal College of Art的一位同事Roger Coleman在他1994年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中提及。當時提出共融設計算是個全新概念,在美日比較流行的相近詞彙是通用設計,泛指應對長者及殘疾人仕需求的相關設計。然而,所謂的通用性非常難完美達致,反觀共融設計在某程度上更易做到。通用設計需要配合立法實行,政府與權力單位要以清晰法例去為建築師及設計師釐定相關的基本準則。

 

因此,要推動通用設計的話,立法稱得上至關重要;反而共融設計更能輕裝上路,單純以企業及權力單位扮演的輔助角色就可以。譬如只要你讓公共交通系統更趨共融,更多的人能夠使用,意味著帶來更多的收入,同時令市場更為龐大。換句話說,我們期待這樣的商業利益推動社會向前,而非硬性地以立法為根本。這亦是共融設計可塑性顯然更高的原因。

 

 

可以分享一下你成立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的故事嗎?

 

 

我們的機構有一位叫Helen Hamlyn的捐贈者,她同時是一位設計師、社會慈善家及Royal College of Art的畢業生,她本身擁有一個慈善基金。在80年代,當她要為毋親尋求居家護理服務時,卻發現難以覓到稱心之選,而且相關的設計與服務非常缺乏。

 

這讓她決定在Royal College of Art成立命名為Design Age的設計單位,後來便發展成為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當時我與Roger Coleman共仕,除了共同協創了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外,我們開始嘗試尋找共融定義及更廣闊的設計方向,不單純地僅以滿足長者需要為目標,而是讓不同年齢與能力的人士亦能共享成果。

 

這就是中心創立的故事。在國際間我們有很多的合作夥伴,其中甚至包括香港設計中心。我們合作多年,與香港的關係更是密切。

 

 

太酷了!而你當日所冀望成立的設計單位甚至正得到政府資助。那麼,你認為政府對設計的加倍投入會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共融性嗎?

 

 

當然,我認為政府對共融設計的推動至關重要。就像我們,從design age方案開始,在政府協助下才能輾轉成為Helen Hamlyn Center for Design這樣具規模的機構。

 

回應你的問題,我認為政府的參與有助於訂定相關的框架,指引應對事情的方法,安排緩急輕重。目前的共融設計已稱得上是包羅萬象,不單覆蓋不同年齢、能力、性別、國藉,同時確保了社會公平及更廣闊的受眾,給為數眾多的群眾帶來最大的福祉。

 

 

接著我們嘗試問一個比較廣義的問題。你認為現今流行的設計趨勢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應對越來越大的共融需求呢?

 

 

過去我們傾斜於大眾巿場,但我相信個性化與訂製化設計會是大勢所趨,而像香港作為一個生產建構中心迎接這樣的趨勢尤其重要。為大眾創造一視同仁的設計,正是共融設計應運而生的時刻,我們尊重彼此不同,並以設計作為註腳。

 

所以,我相信訂製化設計、模組化設計以至可持續設計將會是未來大趨勢。目前社會對於環境的可持續性及零碳排已在大力推進,這些議題與共融設計更是息息相關。

 

因為共融設計就是關於社會的可持續性,旨在創造一個任何人皆能和諧共處的城巿,任何人都可分享公共空間,融入公共環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想問一個較具爭議性的問題,你覺得設計或個人化帶來的方便會讓人更懶散嗎?

 

 

對於共融設計的確存在著一些爭議,如果設計讓任何人使用都過份簡單,這會令一般人逐漸喪失相應能力,這稱得上是一個有趣的辯題。

 

推動共融設計初期,設計目的主要是減少磨擦、減少障礙,讓人使用得更方便,但當中並未能構建相關的應用能力。因此這帶來爭議,有人認為設計應培養人的自癒能力,而非單純地搭建無障礙的共融設施,反而是去讓不同人的能力得以共同構建其包容性。

 

 

最後,為了紀念共融設計誕生30周年你們創作新書《Designing a World for Everyone》,我們想你分享一些裡面的實例。

 

 

嗯,我想其中一個我最喜歡的案例就是封面那個故事,這是一個位於北愛爾蘭叫Derry / Londonderry城巿的持續項目,沿著River Foyle的幾條橋稱得上惡名遠播,特別在陰暗寒冷的冬天,是一個令心理健康狀況極差的地方、被群眾離棄成為了自殺熱點。

 

我們嘗試以正念的設計項目去介入,以自然環境影響群眾變得積極正面。我們沒有在橋上強加鐵絲網和泛光燈去阻止人們跳河輕生,反而以漂亮的藝術陳設裝飾,這些會變色的的「數碼蘆葦」為本地民眾所擁有,他們甚至可以以手機調控燈光色彩。這豈止是單純地防止自殺,它甚至改變了當地給人的既定形象,這就共融設計而言是一個非常領先的形式。

 

這是其中一個我喜歡的個案,書中還舉了不少案例,我期望它們能充分展現共融設計將如何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