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繫香港、展望亞洲:法國第一大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發展藍圖

資深藝術博物館策展人黎燕麗(Yannick Lintz直言,香港有獨特的吸引力。「於我而言,這是一座迷人的城市。」若你從她的角度出發,會發現她的慧眼獨具 

Zolima CityMag 2024.05.02

隨著近年大館M+ 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全新文化機構相繼成立,香港的文化氛圍越見濃厚及活躍沒有受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影響 

 

黎燕麗最近應「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2024」到訪香港,將再次回港出席「設計營商周」。事實上她受邀到港的項目遠不止她笑言,倘若她全盤接受所有邀請,她將要把這座城市變作第二個家。 

 

這位藝術博物館館長工作就是如此應接不暇。上次我們與黎燕麗對話的時候,她正為浮宮擔任伊斯蘭藝術館長。然而202211月,黎燕受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委任,接亞洲範圍外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 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Guimet)新主席職位。鑒於法國殷切尋求與亞洲國家建立文化橋這個職位尤其重要適逢今年法國與中國建交60中國連繫自然非常重 

 

「文化外交並不會防止戰爭發生。」黎燕麗在尖沙咀一家餐廳的小隔間裡坐著幽幽道來:「但即使其他發展未如理想,文化交流依然可以發揮影響力。」

 

蔣瓊耳的裝置藝術《Initiation》(2024)展於吉美博物館外牆。(攝影:Frédéric Berthet) 

 

法國的領導並沒有忽略這一點。上任後兩黎燕麗便隨同馬克龍乘坐飛機前往東南亞。吉美博物館計劃明年在吳哥窟舉辦大型展覽,將會 2026 年及 2028 集中在韓國和印度。但現階段來說,焦點仍是中國。博物館目前正舉辦與趙無極同時代的法籍華裔畫家唐海文(T'ang Haywen)的大型回顧展。同場還有上海設計師蔣瓊耳的展覽,她用紅色織物覆蓋了博物館的一棟建築,作為中國神雕塑的背景。另一邊,蔣也創作了一個巨大的戶外裝置藝術,上面刻有關於 60 名中國女性的詩句,以及另一個由 5,000 塊普洱茶磚製成的裝置。 

 

《Sans titre》(1983-84)由法國華裔藝術家曾海文以塑膠彩於和紙上繪製 

 

博物館將於六月展示香港收藏家簡永楨「竹月堂」的私人雅藏,公眾將有機會一睹250件橫跨8世紀至18世紀的佳瓷重器。展出的典藏之一為一件青花梅瓶,其歷史可追溯至 14 世紀元朝(1279-1368 年)末年時期黎燕麗喜歡稱為「吉美博物館蒙娜麗莎」,因為它用上了珍貴且受到嚴格監管的礦物「鈷」調配顏料,顏色特別深邃

 

儘管這些展覽完全符合法國宏大的地緣政治目標,但它們也同時黎燕麗對博物館的願景。「我們沒有跟從政府的任何指令。」黎燕麗說。「我們尊重國家的外交框架,但我可以自由決定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 而她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我的候選人資格基於歷史的加速發展。自2022年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地理上的變化讓亞洲地區變得越來越重要。」吉美博物館並不僅是一座外國文物博物館,是一個讓吉美成為法國與亞洲之間重要文化橋 

 

清代康熙時期瓷器,簡永楨「竹月堂藏品之一。(攝影:Barry Lui) 

 

黎燕麗說,只有建立深度的人脈,她的願景才有機會實現。「這一切皆始於人際網絡。」除了在紫禁城裡與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共一頓「頗為神奇」的晚餐黎燕麗早前在北京參加了一個以博物館展覽新模式為主題的專業培訓計畫。六月,她將在巴黎召集一眾中法博物館館長進行座談。

 

吉美博物館在這佔據獨特的地位。它不僅是歐洲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之一。黎燕麗指出,除了新加坡的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外,其實亞洲大多數博物館藏品由其國家所提供僅有一些博物館的藏品來自亞洲不同地區 

 

數世紀以來的殖民主義,以及歷史上歐洲及亞洲之間的權力不平近年針對歐美博物館歸還殖民時期從非洲和亞洲掠奪文物的訴求不絕於耳。然而,黎燕麗堅稱吉美博物館所持的立場與其他西方機構不同。該博物館由工業家吉美 Émile Étienne Guimet 1879 年創立,許多首批藏品都是人在亞洲旅行期間親自購買。其他典藏則由一些學者蒐羅,其中包括柬埔寨國王饋贈的瑰寶,在許多非西方文明被視為原始或落後的時代,柬埔寨國王熱衷於展示古代高棉文化的寶藏。

 

明代萬曆時期瓷器,簡永楨「竹月堂藏品之一。(攝影:Barry Lui) 

 

黎燕麗表示,博物館十分著重收藏品的出處,確信吉美博物館的典藏並非來自的珍寶。被問及有關藝術品歸還和遣返的話題時,她說︰「我對此另有取態」。她解釋,許多西方機構皆對此感到「擔憂及愧疚」。「我們想避開這議題。 我認為羞恥感並不是這道辯題的適當起點。目前我們正面臨一個現象 所有歐洲博物館的形象都被扭曲醜化,被惡意描繪成一個曾四處掠奪的地方。」 博物館需要對其藏品的獲取方式保持透明,並處理那些確實掠奪而來的部份。然而,她嚴正指出「並不是所有物品都是掠奪而來的。在吉美,很大一部分藏品的來源,都是透過和珍寶來源的國家以科合作得來的成果。

 

黎燕麗認為,與其過度著眼過去,不如「忽略社交媒體上的喧囂」,以相互尊重的態度與亞洲各地的機構建立持久的合作伴關係。這無疑是她在香港的目標。最近邀請了香港藝術館(HKMoA)總館長莫家詠博士擔任吉美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吉美博物館也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簽署協議,將於2026年舉辦展覽而香港藝術館正探討未來舉辦吉美展覽的可能性。黎燕麗續指,博物館正在與「法國五月藝術節」就 2026 年的一個項目進行對話,並且他們正在與 M+博物館「接洽」,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的合作藍圖。

 

換言之,這一切都的計劃進行。她:「我們希望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我們希望創造歷史 

 

Writer: Christopher DeWolf

 

This column is produced in partnership with Zolima CityMag, an online magazine that explores Hong Kong’s arts, design, history and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