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榮遊走設計與工藝之間30年

生於香港、居於意大利,這位知名設計師在製作上總是親力親為 

Zolima CityMag - Catherine Shaw2022.08.31

忽然之間,工藝已無處不在。當下的設計界正經歷一場復興,對傳統製作技藝的興趣與日俱增。但這對盧志榮來說,並非新事。工藝與傳統,向來是這名獲獎建築師、設計師兼藝術家的創作方式 

 

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盧志榮自言,他的建築師之路並不尋常。告別校園後,他一度在建築行業工作,正是這行業讓他見識到本土工匠的巧思、耐心 ,以及對物料的透徹理解。「基本上我是在地盤長大的,我總是流連工場,與師傅們製作這樣那樣。」他說。「這不僅教曉我製作的實際一面,也成為我的設計靈感泉源。 

 

及至二十多歲,他基於對設計與雕塑的濃厚興趣而考入哈佛大學修讀建築,於 1988 年碩士畢業,獲最佳論文獎。此後,盧志榮就定居歐洲,現居雅典,並在米蘭設陳列室和工作室。他之所以將設計交付意大利製作,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當地的工藝文化,以及與他合作的工藝專家。「在意大利,從城市建築,飲食、時裝到汽車和家具,都有一種把意念發揮到極致的文化。」他說。「世代相傳下,這種對工藝的熱情令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設計。」 

 

盧志榮設計的ALMA 73218高背椅子。相片提供:盧志榮 

 

 

親力親為

 

盧志榮曾為意大利設計品牌 Giorgetti 工作達廿載之久,包括於 2004 至 2006 年間出任藝術總監。其後,他創立自己的家具品牌 Dimensione Chi Wing Lo 以及家居擺設品牌「一方 (1ness)」。在其作品中,設計與創造的關係總是密不可分,對物件生產過程的理解也是至關重要。「這是一個整體過程,期間會有很多來來回回。研發東西總是需要很多時間,你必須建立一個團隊能分享你的熱情。 

 

來回往復的生產過程包含著一定程度的實驗性,無可避免地需時更長、難度亦更高,但盧志榮認為參與實際生產所得到的知識,尤其對物料的理解,是優良設計不可或缺的一環。「起初我們難免苦惱,但我們不會放棄,因為他們知道,當我這種人認定一件家具的鉸鏈必須是某個樣子,他們就一定要做出來,最終這個鉸鏈就成為一項特色。」 

 

盧志榮設計配搭黑檀木的銀裝素裹」幾何銀器茶具套裝曾於2017年的倫敦工藝周展出。相片提供:盧志榮 

 

一個絕佳範例就是盧志榮的「銀裝素裹」幾何茶具套裝。這套配搭黑檀木的銀器茶具曾於 2017 年的倫敦工藝周展出。傳統模製技術會令銀製品顯得不夠完美,於是盧志榮與他的工藝師以銑床將各個部件逐一打造出來加以焊接,再人手打磨。通過這套極其繁複精細的工序,才能令作品以更精確、更清晰的形態呈現。 

 

盧志榮相信,設計創新的關鍵就在參與製作過程。「當然你也可以遙距設計,然後丟給工場生產,但設計師與製作人的互動是很重要的。」他說。「這就是為甚麼我認為你要身在現場。我不妥協,亦不堅持。惟其如此,才能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帶出工藝的潛力,讓工藝更接近我們的時代精神。 

 

曾任建築師及 M+ 的設計策展人、現職鹿特丹 Het Nieuwe Instituut 館長兼藝術總監的陳伯康指,盧志榮作品的魅力,在於他能無縫接合工藝與設計創意。「志榮的作品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們從根本上將意念與工藝扣連起來。事實上,對他而言,這兩者其實是同一回事。他不是先有意念,再以鬼斧神功執行;而是工藝就是根本的意念。那些器物詩便是由此提煉出來。」 

 

盧志榮採用的方法之一,是將傳統工藝置放在另一套脈絡底下。例如蘇州的雙面繡。盧志榮曾見過一名年輕刺繡家處理一幅 1.5 平方米的絲綢,估計需時近十年 ── 在透明的絲綢正反兩面繡出同一圖案,過程極其漫長。 

 

一方面,盧志榮想要保存這種傳統工藝,另一方面他又意識到刺繡大幅面料要花許多時間,他遂想出一套方案做出一種設計,讓刺繡家只須將她的技巧運用在一小幅重點元素上 ── 兩蟹戲石 ── 而其他部份則一律留白,容讓人們想像兩蟹的玩耍之地」。由此,盧志榮將中國書畫的留白技法引入設計。 

 

最終,刺繡家以兩個月時間便完成她的工作。成品是一道屏風,既可視為藝術,亦可作間隔室內空間之用。「這件作品保留蘇州雙面繡的精粹之餘,亦融合了當代技術,用絲網印刷表現當中一塊巨石。」盧志榮說。「它以工藝的愉悅取代乏味的勞動,意義已經超出了屏風本身。 

 

雖然工藝與當代文化的關係是複雜的,但他仍相信當代設計師在傳統工藝保育上能夠擔當重要角色。「設計師可以遊走於傳統與當代之間,以嶄新技術和現代觸覺,重新演繹工藝的內涵。 

 

左:盧志榮雕塑作品細節。攝影:William Furniss 
右:盧志榮攝於「驚鴻遠客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攝影:William Furniss;相片提供:Zolima CityMag 

 

 

跨文化的工作 

 

蘇州雙面繡自是中國文化一環,但盧志榮對工藝的關注並不囿於單一文化。 

 

他還記得 30 年前以首批華人設計師的身分在米蘭工作時,其作品是如何被視為「東方」產物。「儘管我的創作從來不會採用被視為東方的元素,例如龍、或者紅色金色之類,然而他們(西方觀眾)看過後,感覺出一種謙和的氣息,仍將之視為他們理解的東方產物。」 

 

盧志榮說他不會刻意經營或迴避亞洲的元素。他著眼的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共通設計語言。「當然,我的一些作品例如墨硯和茶具會有那種(亞洲)色彩,但其設計思維的起點並不是為了跟某種特定文化相關。設計一張椅子,你也不會知道誰會坐吧?我喜歡的是那種能夠回應不同文化的國際設計語言。 

 

盧志榮為香港洲際酒店進行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工作亦反映這一點。這家將於 2022 年底以香港麗晶酒店之名重新開業的豪華住宿設施,佔盡九龍海濱地利,飽覽從北角至中環的維港景色。再沒有風景比它更加「香港」,然而盧志榮說「我想突出的是港景本身,令觀賞經驗不止於看見一張香港明信片。這就意味我需要重新調整視野,以帶出這家酒店得天獨厚的位置。」 

 

左:盧志榮雕塑作品細節。攝影:William Furniss 
右:《從雅格忘達》展出於大館季豐沙龍「驚鴻遠客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攝影:William Furniss 

 

標準的豪華酒店在香港多不勝數,惟盧志榮仍希望其首個酒店項目能夠為住客提供一個全新角度,在這喧囂的城市喘一口氣。他認為,長居海外改變了他的視野,令他得以超脫俗套,以更深層、細膩的方式表現香港文化。儘管他承認童年時代無可避免對其創作構成影響。最近在季豐沙龍大館舉行的「驚鴻遠客──盧志榮雕塑作品展」,展出11件耐人尋味的銅製及加拿大楓木雕塑這些作品都以他居港時創作的模型為藍本他稱這些雕塑為「天使」,正是因為「他們總會適時地帶我逃離世俗的時空羈絆,還我無拘無束的心境」。 

 

 

給下一代的建議 

 

同一時間,盧志榮亦獲邀參與在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行的另一項目。該項目由信言設計大使旗艦計劃 Design Trust Futures Studio 總策展人姚嘉珊策劃,旨在將創新與文物連結起來。盧志榮擔任導師,帶領一批香港設計師重新想像中國十二生肖的可能。姚嘉珊指,盧志榮對 Design Trust Futures Studio 的貢獻,在實際和哲學意義上都是不可多得。「志榮在許多不同哲學層面都很有啟發性。」她說。「他在設計上對物料的『有』和『無』那種堅持不懈的追問,啟迪不少年輕設計師。」 

 

左:左邊是盧志榮在2015年創作的羊年生肖雕塑;右邊則是Florian WegenastChristine Lew共同創作,名為「祥芝」的作品。相片提供: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未.共研社」 
右:由Florian WegenastChristine Lew共同創作的「祥芝」作品細節。相片提供: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未.共研社」 

 

今次的項目啟發自「十二肖」,一個於 2008 年由「文化實驗室」策劃統籌、梅潔樓贊助的創意活動,邀請亞洲區內藝術家和設計師以當年生肖為主題創作雕塑作品。盧志榮也是「十二肖」項目一員,他在 2015 年以氧化銅為材料,透過簡明線條勾勒出山羊的幾何輪廓,製成一件極富當代氣息的羊年雕塑。在故宮博物館的活動,他給年輕設計師的建議是順心而行,不要局限於他和其他設計師做過的事。他鼓勵年輕人以新穎而不尋常的物料創作,專注思考形式的意義,避免陳腔濫調。憑此建議,兩名關注可持續性、工藝過程與社會創新的設計師 Florian Wegenast 和 Christine Lew,製作出名為「祥芝」的作品。設計師從中國芝士的製作過程取得靈感,自羊奶提取名為「酪蛋白」的泥狀蛋白混合物,製成類似黏土的可塑材料,以之塑造出這個銘刻著「羊」字的碗,以表達羊對飲食文化的深遠影響。 

 

姚嘉珊說:「志榮教給我們的重點之一是,作為設計師,他總是力圖在設計注入謙遜與祥和他說那是他的個人喜好或追求,但亦強調謙遜與祥和正是其所有作品的底蘊,讓它們看起來就如一個謙卑而安靜的家庭。 

 

展望將來,盧志榮相信重中之重的是培育年輕設計師,確保他們能夠發展潛能,將技藝傳承給新一代。「設計是個人夢想的表現。我不喜歡當個大師傅,對他們(年輕人)指手畫腳。」他說。「我信人人都有他們該走的路,這就是為甚麼他們要深深叩問自己內心。這不只是關乎學習工藝。自我發現是重要的,我的參與就在幫助他們自我發現、自我理解。 

 

 

 

本專欄為 bodw+ 與 Zolima CityMag聯同呈獻。 Zolima CityMag是香港網上文藝雜誌,以深入角度探討本地藝術、設計、歷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