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lympics:轉化社會價值的設計

今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港掀起熱潮,連帶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一般港譯為「殘奧」,本文直譯「帕運」)都比過往獲得更多注目。除了運動競賽本身,每屆奧運的設計總會引發許多話題。奧運的會徽、項目圖標、奬牌奬座、場館建築等,都離不開設計。

 

那帕運呢?帕運與設計又有什麼關係?

陳錦輝2021.11.16

[以下內容由理大設計提供]

 

一、帕運裡的設計

 

帕運當然也有它的會徽、圖標、奬牌之類的設計項目,但說到與選手身體特質更密切相關的設計,我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各種義肢和競賽專用的裝備。即使隨意網上瀏覽,例如在網上設計雜誌《Dezeen》搜尋「paralympic design(帕運設計)」,我們也不難找到相關資料:3D打印的義肢和輪椅、仿生(biomorphic)義肢、為不同項目(競速、籃球、欖球、賽車⋯⋯)而專門設計的各式輪椅、鐵餅投擲框、划艇裝備⋯⋯一方面,這些設計乾淨俐落,沒有多餘裝飾,看似簡單;但另一方面,這些設計要求設計師和工程師深入了解運動員生理與心理,運用人體工學和物料技術,設計過程牽涉大量細部調整,比許多平常的設計更為複雜。

 

換言之,幾乎在每場帕運賽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種甚或多種複雜的裝備設計。我們甚至可以說,正正基於運動員的身體特質和競賽項目的特殊需要,帕運裡的設計比奧運的更加講究。然而,帕運和設計的連繫是否僅止於此?是否單單牽涉到這些競賽裝備的設計,或最多再加上一些標誌和圖像?兩者還有沒有更深刻的聯繫?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我們如何理解設計。

 

讓我們稍微多想像一下:假如我們設計了如此精巧的輪椅和義肢,比賽場地的規格(例如球場和賽道)是否需要相應調整?後者又會否反過來影響前者的設計?再者,既然有不同形態的競賽用輪椅,若再加上平常外出使用的輪椅,運動員出入比賽場館時有什麼需要?通道夠寛敞嗎?如何重新設計場館內的升降機?更衣室內需要什麼設施?場館內(包括觀眾席)有沒有足夠空間置放這些輪椅?自1988年(首爾)起,帕運與奧運經已使用相同的場館和設施;而比起奧運,帕運對比賽場館和設備的要求甚至更高。

 

比賽場館以外,我們還可以再聯想到運動選手村,或者穿梭城市的交通和街道設計:有沒有足夠的無障礙設施?選手能夠順利往返機場、宿舍、場館、餐廳,有尊嚴地使用城市內的種種服務嗎?另外,在每個場館甚至城市的主要設施中,空間導引(wayfinding)系統的設計都是必不可缺的。Wayfinding system經常被中譯為「導視系統」;這個翻譯經已指出我們在理解上的偏頗。提到wayfinding,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以視覺為主的引路標記和指示;然而,帕運有不少視力受損的運動員參與,視覺主導的引路系統對他/她們來說顯然是不足的。除此以外,還有其他資訊發送的系統;例如,那些聽力受損、需要配戴助聽器的運動員需要怎樣的廣播系統來接收場內場外的訊息?

 

 

二、帕運自身的整體設計

 

設計師帕帕納克(Victor Papanek)在其經典著作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曾經談論過榻榻米(たたみ;日式疊蓆)的設計。帕帕納克指出,榻榻米的「燈芯草表面+稻草填充物」結構,具有調節地面冷熱、隔濾和收納塵埃的功能,能夠如新陳代謝般隨年月更替,固然算得上工藝。然而,帕帕納克亦強調,榻榻米其實是整個和室構造的模組(module),與整套建築和家居習慣,如傳統日本人所穿著的足袋和木屐,乃緊密相連的。即是說,以榻榻米所舖設的地面,只是整個和式家居生活系統的一部份;我們若將榻榻米抽離這個系統,將其視為獨立工藝品,則無法真正理解其設計的優良。

 

也許我們可以借助帕帕納克的講法,來重新思考帕運與設計的關係——從聚焦帕運裡的個別設計,過渡至將整個帕運本身視為一系列複合的「系統設計」。正如榻榻米只是整個家居文化系統的一部份;比起聚焦哪項新奇的裝備,或哪位知名建築師設計的場館,我們更需要看到它們是如何成為帕運整體的一部份,又如何與其他非直接可見的設計(如服務設計或用家體驗設計)構成不可分割的關係。

 

一旦這樣思考的時候,我們將看到設計這回事在帕運中幾乎無處不在:場地接待處的櫃枱高度;公用電話、飲水機、自助售賣機的操作方式;泳池設計普通如自動門、洗手間、儲物櫃,複雜如懸吊系統;為輪椅使用者而設計的升降機和無障礙通道;為聽障人士而設的助聽線圈系統(hearing loop);場地工作者和志願工作者所接受的訓練;比賽裁判的方法;甚至事故發生時場地人員的緊急應變和疏散設備——這些全都是與帕運息息相關的設計。

 

 

三、從設計帕運,到重設價值

 

在眾多設計中,有一項對於帕運這個「系統」得以操作和延續,具有極為關鍵的意義,它甚至為帕運賦予了一副無形的骨骼,而大部份觀賞帕運的觀眾對此所知甚少:一個嚴密且複雜的運動分級系統(Paralympic Classification system)。帕運分級系統的制定本身就是一個協同設計(co-design)過程,當中牽涉到不同持份者——包括運動員和醫護——的參與。根據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分級制度是為了令「運動員的成就都由其技巧、能力、靭力、策略和精神專注力來決定」,減低身體及心智損害所帶來的影響。我們知道,帕運的運動員帶有多樣、不對等、程度各有差異的身體障礙及智力損傷;運動形式若沒有經過適切的調整,彼此之間的競賽則無法實現。然而,換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可以說,只要經過細心的設計——通過運動分級系統的設定、操作和調整——即使選手身負身體或精神上的損傷和限制,亦無阻他們去參與運動、與他人競爭/分享、表現自身能力和建立團隊合作。也許帕運的分級系統並不是一個有形的設計,但關於這個系統的想法的出現,以至後來不斷改進的實踐,卻令到更多樣的運動形式變成可能,甚至衍生出帕運裡其他有形的設計。

 

根據現行分級系統,共有十種身體機能障礙類型能夠納入帕運範圍(eligible impairments),當中再按損傷類別和程度來設計出各種「運動級別」(sport classes);運動級別的界定相當細緻和靈活,不同的身體障礙可能會被編入同一級別,只要這些障礙為運動員帶來的限制和影響是相類近的。這個分級系統為所有賽事提供了共同的基礎:有些比賽項目只容許運動員全程在輪椅上比賽,有些則必須站立作賽;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者,有時會在視覺輔助下分開競賽,有時則同場較技(如柔道、門球和五人制足球);有些項目的運動分級極為仔細(如田徑、游泳、乒乓球),有些則不論程度一起公開比試(如舉重);於團體競賽(如坐式排球和輪椅籃球)中,來自不同運動級別的選手甚至必須共組一隊,大會有清晰規則去限制隊中不同級別的選手數量,這些設計令比賽具有更多變化,亦包容更多差異。我們看到,帕運分級制度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單以殘疾來將人硬性分類和定位,而是按運動員的能力差異來進行靈活的區分。我們要聚焦的並非殘疾,殘疾本身並沒有幫助我們更了解他人;反之,我們需要看見的是個體和團體的潛能:人的身體和心智或會損傷,但我們亦同時具備潛在的靭力和多樣性,去克服這些損傷帶來的限制。

 

曾有設計學者指出,不少與帕運相關的設計,包括宣傳和形像推廣,並沒有將帕運分級系統的細緻呈現出來,更未能讓觀眾理解到當中的進步精神。不少觀眾仍然抱着傲慢、偏見或最多可憐不幸者的心態去觀看帕運;對這些觀眾而言,帕運只是奧運的附屬,極其量只是一場康體盛事及奇觀(spectacle)。我們普遍缺乏適切的資訊和知識去理解身體障礙與運動實踐之間的關係;這方面仍有待設計師更多的努力。舉個例,今屆奧運有33類運動,從中衍生出339場賽事;帕運呢?後者只有22類運動,卻總共生出539項賽事——也許,殘疾並沒有減少身體和心智運動的可能性,反而令我們從限制中看到人在遊戲競技裡更多的潛能和變化。除了為22種運動設計圖標,視覺及媒體設計師還可以如何表現出帕運所繁衍的巨大多樣性?日本放送協會(NHK)與一眾動漫作家為今屆帕運製作了共十二齣五分鐘短片,以熱血、青春、愛情甚至喜劇等不同類型的故事去展現出多種帕運競技的樂趣和魅力,除了令動漫迷感動,也令帕運得以以另一種爽朗正面的形像示人。

 

帕運不單止是一場運動盛會。通過帕運,參與設計的各方持份者還希望轉化社會大眾的價值觀,而這才是本來舉辦帕運的初心。在華語世界(包括香港),帕運經常被中譯為「殘奧」,無論這是指「殘疾人」還是「傷殘」的奧運會,都反映着我們對帕運抱着錯誤的偏見和認知。帕運的設計正正要將焦點由人的「殘疾」轉向至人的「能力」,正如Paralympics的前綴「para-」所強調的信息一樣:帕運與奧運「平行」,這種平行勢要顛覆我們對殘疾、身體和運動的狹隘目光。

 

這正是設計在帕運所擔負的願景和責任。

 

==========

作者:陳錦輝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社會創新設計學講師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

理大設計一直是世界排名前20位的設計學院之一,是香港設計教育與研究的重要樞紐,提供學院提供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涵蓋多個設計專業。

 

www.PolyU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