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與設計相遇於米蘭國際家具展

居港設計師吳燕玲在米蘭參與的創作項目挑戰藝術與設計的界限

Zolima CityMag - Catherine Shaw2022.06.30

意大利設計大師 Rossana Orlandi 在米蘭有一家同名的藝術與設計展覽空間。空間中有一個綠葉成蔭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件引人注目的作品:一個由香蕉與菠蘿樹木纖維及 Lurex 金屬紗線織成的框架,兩側輔以精美的樑柱,頂上則有一個以竹篾編製、以廢棄蛋殼鑲邊的彎曲簷篷。框中播放的是米蘭藝術團體 Anotherview 一件趣味盎然的數碼藝術創作,訴說印度拉札斯坦邦一棵巨榕在季風時節 24 小時的生命。

 

一對為 2022 米蘭設計周來訪的情侶,坐在一張寬 2.8 米的彎身長椅上。這張長椅也是作品一部分,以回收亞洲的建築地盤廢棄的棚架作材料,經人手一片一片悉心鑲嵌而成,椅上散射華麗的花紋。

 

這件儼如亭台的藝術裝置,亦啟發了米蘭著名餐館 II Luogo di Aimo e Nadia 兩名米芝蓮大廚炮製出一道純素甜品。如今這道甜品就在情侶口中細嚼。色彩繽紛的盤上有肉桂奶油酥餅、肉荳蔻、胡椒與丁香風味的麵包,以及以黃薑和番紅花為佐料的巴伐利亞奶油米飯奶凍。餐館以期間限定的形式進駐 Rossana Orlandi 的庭院,招待米蘭設計周的觀眾 ── 這個全市的年度創意盛事,每日有數千人慕名而至。

 

整個項目的名稱是 VIEW 20。這是藝術還是設計?兩者如何定義?對許多純粹主義者來說,答案是黑白分明的:設計不是藝術,因為它具功能;而藝術的價值則在美感。然而這並不等於兩者無法展開創意性的對話,也不代表它們之間的分界堅不可摧。為作品設計框架與座椅的紡織專家兼設計師吳燕玲就相信,創新往往來自兩個領域的交匯點。

 

「我認為,將藝術與設計視為截然不同且無法溝通的兩個範疇,是十分危險。」她說。「創意不應受限。創意會讓想像、溝通與解難共冶一爐,這便是藝術與設計交匯。」

 

VIEW 20 項目結合了 Anotherview 的數碼影像作品及 Nature Squared 運用不同可持續物料製作的裝置。相片由 Nature Squared 提供。

 

 

交匯點的創意

 

2022 年六月初,米蘭舉行了其名聞遐邇的國際家具展 (Salone del Mobile),期間的場外沙龍 (Fuorisalone) 於市內多個地點舉行展覽與裝置展示。Rossana Orlandi 認為這活動特別適合進行跨界別的實驗。

 

事實上,Orlandi 的事業成就,某程度上亦來自跨越領域界線。2002 年,在時裝界已打滾 30 年的她開了一家藝術與設計展覽空間,空間很快便以展示不拘一格且發人深省的作品而聲名鵲起。Nacho Carbonell 那件由數千根鐵絲製成、有如活物一樣毛茸茸的桌椅令觀眾一見難忘;意大利設計師 Manu Crotti 的屏風作品則以多層環氧樹脂包裹現成物的手法製作,產生有如思緒拼貼一閃即逝的印象。這些作品都是跨越藝術與設計界線的範例。

 

除開辦自己的工作室外,吳燕玲也是瑞士公司 Nature Squared 的首席材料創新總監,其工作是將廢棄天然素材如樹皮和貝殼改造成新物料,供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運用。今次為 Anotherview 設計的框架,正是這兩家同樣熱衷於藝術、設計、工藝、文化與可持續性的公司共同成果。

 

吳燕玲還記得 2021 年她與 Rossana Orlandi 的交流。當時她計劃於 Rossana 的空間透過一組螢幕與圓凳構成的裝置,展示她為 Nature Squared 設計的新款牆磚。這款牆磚以廢棄蛋殼製成,全球獨一無二。

 

「我向 Rossana 講述這個意念,她立即就理解這個完全沉浸式空間蘊含的藝術潛力。」她說。「我們用約五萬個蛋殼製成一座現代主義的倉庫,觀眾可以走進去觸碰蛋殼,走在蛋殼階磚製成的地板上,坐在蛋殼製成的家具。正是這種想像的自由引領我們前進,發明出這套能滿足複雜建築形式的全新方案,例如用噴灑廢棄蛋殼的方式製作裝飾性的樑柱,還有用蛋殼製做倒模物品。」

 

作為紡織專家兼設計師,與及 Nature Squared 首席材料創新總監,Elaine 吳燕玲擅於將廢棄天然素材如樹皮、蛋殼、貝殼及羽毛等改造成可持續的奢華物料及產品。相片由 Nature Squared 提供。

 

這一年,吳燕玲在 Nature Squared 與 Anotherview 的合作項目中走得更遠,讓她得以超越傳統藝術品框架的界限,透過新作,向觀眾講述印度建築與儀式的重要性,以及這個國家的人傑與地靈。「我們的新裝置是源自一股欲望,想要將物料再發明、再思考、再想像,進而帶出一種全新視野。」

 

今次的創意性合作也反映出 Nature Squared 本身的蛻變。這家由前會計師 Lay Koon Tan 與 Paul Hoeve 成立的公司,過去二十年來一直專注結合物料創意與工藝,將豐富但一般被視為廢物的天然素材轉化成可持續的手工產品與牆壁等各樣物件的飾面,以應用在家居、酒店與遊艇。2021 年前,他們大多出品都是度身訂造,但名為 CArrelé 的蛋殼牆壁與地板階磚,以及名為 TERRAMIQUE 的倒模噴製表面,讓他們得以接觸更廣大的消費者。

 

「我們總是追求新方法去轉化人類與天然廢料的關係。這次新合作,正反映設計師、工藝家與創作人如何在廢物處理上尋求實際而美麗的設計方案。」

 

Anotherview 的聯合創辦人 Marco Tabasso 亦說,他覺得今次合作尤其引人入勝。過往他們也會為錄像作品造框架,但今次是首度與設計師攜手,去為其數碼窗戶創造實體上的伸延。

 

「我不是喜歡條條框框的人。」他說。 「我認為以功能性區分藝術與設計的說法純屬虛構。藝術一直都有其功能,只是與設計的功能不同而已。回望歷史,藝術一直在政治、宗教與社會發揮作用。它是富人與政府的工具,本來就不那麼純粹和理想化。同時我亦一直將設計及其生產和商業化,看做理解當代藝術的途徑,畢竟當代藝術也是受市場和批量生產主導。這就是為甚麼我覺得藝術家也可以用設計的語言去表達她 / 他的想法。我們的裝置恰好反映不同平面如何能夠連結與互動,而不需留有特定邊界。」

 

數碼藝術項目 VIEW 20 訴說印度拉札斯坦邦一棵巨榕在季風時節 24 小時的生命。項目以極高解像度連續拍攝 24 小時而成。相片由 Nature Squared 提供。

 

 

框架,而非匣子

 

也許,今次創作之所以能夠糅合藝術與設計,正是源於吳燕玲對「框架」的獨特見解。創作過程中,她首先花時間與藝術家交流,了解他們拍攝榕樹時的體驗:目睹甚麼樣的東西,色彩、形狀,還有這件數碼作品沒有呈現的聲音。Anotherview 拍攝的每個窗戶,都訴說著某一場所存在的生命所歷經的日與夜。他們以極高的解像度,在特定的地點連續拍攝 24 小時,以反映當時當地的地景風貌。為了內心追求的風景,藝術家在季風時節走訪北印度的拉札斯坦邦,找到了這棵巨榕。他們在附近一個帳篷啟動攝影機,看見兒童在樹下玩耍,牧羊人帶領羊群在樹蔭下歇息午膳,猴子在梢頭嬉戲。然而,鏡頭以外藝術家處身的脈絡,卻無可避免地無法展示予觀眾。

 

吳燕玲認為,藝術家的旅程本身意義不亞於當地文化,那拍攝用的臨時帳篷遂成為她設計框架的原點。搭建帳篷用的竹篾,連同反覆印有廟宇大門、樑柱與布簾的蓋布,後來亦成為框架的設計元素。

 

「初次在畫廊看見那框架,我們很驚訝它竟包含了旅途中的一切參照元素。」Tabasso 說。「就好像我們再一次住在那個地方。此外,在米蘭設計周間,很多觀眾都不禁觸摸那道精緻的牆壁,那觸感亦因而成為整個裝置的一部份。」他以「門戶」形容作品的框架,認為它擴展了錄像的主題,捕捉到當時驅使 Anotherview 團隊拍攝那棵榕樹的每個細節。

 

(由左至右)
Rossana Orlandi 與 Nacho Carbonell 的裝置藝術 × 家具作品 'Bush of Iron'。相片由 Guido Castagnoli 拍攝, Rossana Orlandi 提供。
廢棄建築用竹子經烘乾後裁剪成厚度僅有 5 毫米的截面,然後鑲嵌成錯綜複雜的圖案。相片由 Nature Squared 提供。

 

(由左至右)
廢棄蛋殼、竹子與手工編織蕉麻被模壓成弧形框架。相片由 Nature Squared 提供。
Nature Squared 推出的可持續物料。相片由 Nature Squared 提供。

 

對吳燕玲來說,與 Anotherview 的討論部份啟發了她,但不是最終成品。她將之視為一種捕捉概念或情感的方法 ── 讓她能夠切身處地去體會,令設計可以刺激私密的情感連繫,以表現一種共通的語言和濃烈的興趣。其產生的結果是吸引的、原創的,也是兩個世界跳出常規的絕佳示範。

 

不過,有時在藝術與設計間建立明確界線也有好處。香港藝術顧問 Alison Pickett 認為,儘管兩個範疇都各自有其創意,模糊兩者之間的界線傾向對設計師有利。沒有人會介懷藝術具備某種功能,但為美感而犧牲效能的設計就不那麼受歡迎。

 

「建築師有時會以為他們懂得設計雕塑或公共藝術,但實際上他們的訓練都是關乎空間感知,而非無功能的形式。」Pickett 說。「雕塑家也會想要設計建築,而不必為此花七年光陰學習。對我來說,雕塑是藝術家在意念上和實際上創作的東西,目的只在帶來觀賞的愉悅和講述他們的故事。藝術家追求獨一無二,而設計師追求生產。」

 

 

吳燕玲認同。「設計師的任務是解決難題或提供解決方案。設計便是這麼回事。」她說。「它的定義清晰,含明確目的。設計可以感性,也可以不感性。藝術沒有目的,但它必需含有敘事,這就是為甚麼藝術一般比較非理性和感性,連結的也是腦袋不同部份。 喜歡它不一定需要理解它。」

 

她也將那道作為 Rossana Orlandi 展覽空間裝置一環的印度風甜品,視為設計。「儘管它是如此優美,但食譜就是設計。它與藝術錄像不同,因為人們無法複製那棵樹木生命中的那一瞬,卻可以再做出那道甜品。」

 

也許,模糊藝術與功能性設計的界線,為我們帶來的是一套實驗與論述上的嶄新跨領域模式,而這模式更能配合現代社會推陳出新的文化。也許現在正是時候,讓藝術家放棄他們作為美學終審判官的主導角色,迎接這種全新的混合方案,結合功能性與概念思考,放下那黑白分明的標籤。

 

本專欄為 bodw+ 與 Zolima CityMag聯同呈獻。Zolima CityMag 是香港網上文藝雜誌,以深入角度探討本地藝術、設計、歷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