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上升後果堪憂!以設計治水患

面對海平面上升及暴雨成災,水廣場、海綿公園、可持續填海皆為可行方案

Zolima CityMag2023.11.01

香港是一個非常多雨的城市,每年平均降雨量達2,431毫米,大約是倫敦的四倍及紐約的兩倍。香港於夏季不時會受到暴雨的影響,飽受洪水和山泥傾瀉的威脅。因此,政府部門開發了全球最精密的排水系統之一,市內各處鋪設混凝土渠道,將雨水引入大型地下水庫,然後排入大海,讓香港能夠擺脫多年來的困擾。

 

惟每個系統都有其限制。今年9月8日,香港錄得一小時雨量超過158毫米。直至當日結束,部分地區的雨量更多達800毫米。這場世紀暴雨造成若干港鐵車站及商場水浸,釀成四人死亡,並估計導致一億港元的損失。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吳恩融曾對當時新啟用的雨水排水隧道系統表達一些看法,而於這場暴雨過後,一些評論員就此作出回應。吳恩融教授說:「設計標準是建基於過去的歷史。它可以應對30年前發生的事情,但無法應對50年後發生的事情。」

 

水位上升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氣候變化引致的極端天氣事件越趨頻繁,不僅是海平面上升,降雨量亦會增加。為應對水浸及周邊水域帶來的問題,世界各地的城市都需要想出新方案,香港亦無法置身事外。

 

荷蘭建築事務所Waterstudio.NL的共同創辦人Koen Olthuis問道:「你要與水對抗,抑或是與水共存?」他認為沿海地區城市有三種選擇。第一是透過防洪堤和其他結構來阻擋水流,就像荷蘭數個世紀以來的做法一樣,而紐約現正考慮推展耗資 1,190億美元的海堤項目。第二是居民可以遷往其他地方,正如馬爾代夫前總統曾對面對陸沉危機的祖國民眾所作建議。或者,如Olthuis所說,城市可以「漂浮」,並適應如此水深火熱的現實。「我認為你需要將這三者結合起來。」

 

左:Benthemplein水廣場的總體規劃圖。(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中:遇上大雨時Benthemplein水廣場便發揮蓄水池的作用。(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右:Benthemplein水廣場的整體環境。(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左:Benthemplein水廣場的鳥瞰圖。(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中:Benthemplein水廣場的排水坑。(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右:Benthemplein水廣場的公共座位。(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排水城市?抑或海綿城市?

 

香港的發展受惠於其近海地理位置,但近數十年來,有時卻似與大海處於交戰狀態。1890年,Catchick Paul Chater及James Johnstone Keswick策劃香港首個大規模的填海計劃,自此香港便逐步向大海徵地,造地超過70平方公里,相當於原有土地面積的7%。諷刺的是,儘管香港的陸地向大海延伸,但水卻漸漸變得遙不可及,大約60%的海濱地帶禁止公眾進入。天然海灘已從市區消失,邊緣地區的發展亦向紅樹林和其他濕地步步進逼。河床被埋在混凝土之中,以興建大容量的排水渠,務求將洪水迅速排入大海。

 

氣候出現變化,方法亦隨之而變。鹿特丹De Urbanisten聯合創辦人兼荷蘭景觀設計師Dirk van Peijpe形容舊模式為「排水城市」,當中的水資源管理純粹是技術問題,由工程師和水文學家負責解決。他說:「這是19和20世紀的概念。21世紀的概念是『海綿城市』。從土壤、水、動植物開始,最後是建築物。」

 

顧名思義,海綿城市是能夠自然吸收雨水的城市聚居地,而非單單排水或將水輸送到其他地方。海綿城市一詞最早於2000年代初由中國內地研究人員提出,為求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其後於2014年獲採納為內地國家政策。海綿城市亦引起構建「藍綠」基建設施的國際研究人員和設計師迴響,而「藍綠」基建便是旨在於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建立共生關係。

 

 

 

Benthemplein水廣場儲存雨水的系統。(相片來源:De Urbanisten)

 

 

海綿城市在世界各地逐漸冒起。本月較早時候,加拿大蒙特利爾宣布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新建30個「海綿公園」和400條「海綿行人路」。 (宣布這項計劃數天後,蒙特利爾剛好創下100毫米的單日降雨量紀錄。)去年,蒙特利爾開設首個名為Place des Fleurs-de-Macadam的水廣場,以充滿活力的公共廣場取代油站,下雨時可以儲存並慢慢吸收雨水。Van Peijpe表示,這些新措施是蒙特利爾官員十年前造訪鹿特丹的成果。他說:「一切都是從參觀我們的水廣場開始。設計師和工程師前來參觀,並汲取很多寶貴的想法。」

 

水廣場Benthemplein於2013年竣工,是全球首個於大雨中用作蓄水池的城市廣場。Van Peijpe說:「它源於一個好點子及迫切需要。極端降雨會越趨頻繁,而鹿特丹更是低於海平面。源自19世紀的排污系統已達極限,我們應該再次投放資源於這個水管和水泵系統,抑或是思考適應型解決方案?」

 

建造水廣場的想法便是由此而生。他說:「我們想到可以暫時注水的廣場。我們將公共空間與排水系統分開,這樣雨水便可以自由流入廣場的坑位。一般來說,這地方的降雨時間短但雨量大,因此雨水在一天後便會從坑位排入地下水道或含水層。」

 

左:Waterstudio.NL 設計,以柱子支撐的Arkup漂浮屋。(相片來源:Waterstudio.NL)
右:在水上移動中的Arkup漂浮屋。(相片來源:Waterstudio.NL)

 

左:停泊在岸邊的Arkup漂浮屋。(相片來源:Waterstudio.NL)
右:停泊在岸邊的Arkup漂浮屋。(相片來源:Waterstudio.NL)

 

 

造福人類;造福環境

 

自此,De Urbanisten便開發一系列相關類型的設計。工作室目前正致力於將鹿特丹的一條舊高架鐵路改造成空中公園,以收集並過濾雨水;其他例子包括「潮汐公園」,將被混凝土包圍的海岸線自然生態重現眼前;而在哥本哈根,De Urbanisten設計了一條與蒙特利爾海綿行人路大同小異的「雨街」,當中包括大量可以自然吸收雨水的可透水種植空間。

 

香港亦逐步採取同樣做法。國際工程顧問公司Aurecon香港辦事處環境與規劃執行董事Fredrick Leong表示:「我在香港的新發展區看到這種做法。」近年來,渠務署採取了多項海綿城市政策,包括以可透水表面及植被取代混凝土,令河道及明渠更為自然。「這不僅是為了美化,也是為了提高雨水管理能力。」他指出,此舉令水道更適宜昆蟲、魚類和鳥類生活。「它提升了明渠的生態價值。」

 

Van Peijpe說,這是特別重要的一點,皆因「這不但解決雨水或洪水問題,並逐漸成為生態議題」。香港近東涌的新填海區將設有長3.8公里的「生態海岸線」,其中包括有助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紅樹林,同時可以防止多年來因城市發展造成的海岸侵蝕和水浸情況。生態海岸線亦包含泥灘、有利於貝類生長的岩礁,以及適合雀鳥築巢、表面凹凸不平的海堤。

 

Leong解釋道:「『 生態海岸線 』為有機物質提供容身之所,沿紅樹林的根部逐漸累積,其他動植物或生物群亦可棲息安居。」相比之下,較舊式的填海區通常採用鞏固的海岸線,幾乎沒有為海洋生物留有繁衍生息的機會。

 

至於世界各地的人造景觀,情況也相差無幾。Olthuis說:「這就像生活在一部機器之中。」他表示,儘管所有運河和蓄水池皆為荷蘭歷年來治水策略的重要一環,但人們很容易便忽略了荷蘭大部分地區都是位於海平面以下的事實。這便是工程主導方法所帶來的風險,它讓一切變成眼不見為乾淨,直到事實放在眼前。Olthuis說:「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考慮過不同水位的問題。我總是感到很安全,但這台機器正在經歷氣候變化,而實際上亦並非那麼安全。」

 

相比之下,藍綠建設方法清楚反映我們是水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自然而然潮起潮落。這是原有鹿特丹水廣場概念的重中之重,該廣場由參與式設計過程起步,當中涉及與周邊地區的居民展開合作。Van Peijpe說:「我們總是讓人參與其中,最近還加入動物。」(前者很容易,但後者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他笑說:「試想想公園怎樣設計才能切合刺猬的需要,或是蝴蝶或蜜蜂。要問牠們的想法是妙想天開,但如果你將牠們的需要考慮在內,便可以開始為牠們著手設計。」)

 

傳統上,土地發展是先構想最終用途,再逆向進行規劃,而這往往會導致將自然空間硬塞進剩餘空間的情況。但Van Peijpe表示,任何發展過程都需要先從土地及其需要著手。

 

 

 

左:Waterstudio.NL馬爾代夫漂浮城市的總體規劃。(相片來源:Waterstudio.NL)
右:馬爾代夫漂浮城市的構想圖。(相片來源:Waterstudio.NL)

 

 

除陸地之外,其實還有可以發展的空間。二十年來,Olthuis一直醉心設計漂浮建築和社區,Waterstudio.NL最近更與代爾夫特大學展開合作,踏足學術研究領域。工作室已設計並建造了一間以柱子支撐的漂浮屋,有能力抵抗颱風。目前,工作室正在馬爾代夫建造一座漂浮城市,首批居民將於明年開始遷入。

 

漂浮聚居地於香港的歷史源遠流長,數萬人曾經住在避風塘。曾多次訪港並擔任設計營商周講者的Olthuis表示,香港土地發展的情況比較特別,並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看到大量的漂浮屋。他說:「但有些佔用大量土地空間的設施,其實可以放在水上。」想像一下,可以從一個社區遷移到另一個社區的漂浮公園、圖書館或文化設施。此外,Waterstudio.NL亦建造大型漂浮紅樹林支架。「我們可以將它們建造在漂浮的土工織物上,這些墊子含土壤,讓紅樹林在其中生根。」此設計有利海洋生態,並在越來越熱的炎夏保持海水清涼。

 

歸根究柢,正如Van Peijpe所說,「你必須思考水的問題」。因為雨水會越來越多,而任何沿海城市都需要想方設法與水和諧相處,才能迎戰未來。

 

作者: Christopher DeWolf

 

本專欄為 bodw+ 與 Zolima CityMag聯同呈獻。Zolima CityMag是香港網上文藝雜誌,以深入角度探討本地藝術、設計、歷史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