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諸自然 用諸自然 ── 孫大勇的「少即是愛」建築觀

中國新銳建築師,槃達建築事務所(Penda China)創始合夥人及主創建築師孫大勇提出以「少即是愛」回應泛濫於現代社會的物慾追求。

編輯部2022.07.15

你有否數過家中存放了多少件物品?散落飯桌上的信件和水杯、堆滿儲物櫃的糧油雜貨、塵封的家庭相簿和兒時玩具……每家每戶的情況雖有不同,但現代居所大多離不開一個共通點 ── 龐大的儲物量。

 

物品的擁有彷彿為都市生活加添安全感,帶來某種慰藉,但撇開盛行的物質和消費文化,許多人開始甚或已反其道而行,從日本興起的「斷捨離」法則,乃至更早的極簡主義,都反映人們對「少」的嚮往,簡約學問在日常起居、設計和建築領域靜靜蔓延,創作涵蓋以上範疇的孫大勇正是這種生活理念的推手之一。 

 

 

少即是愛:一種全面的生活取態

 

「『少即是愛』不僅僅是美學上的極簡主義,而是更深層的、心中有大愛的價值觀。」在消費意欲高漲,而資源日益匱乏的前提下,孫大勇希望從「少」── 或用之有度 ── 出發,對未來的生態環境抱持愛惜的態度,他堅信地球是人類和所有生物的共同棲息地,因此,少即是愛是「發自東方的倡議,也是身為中國設計師的一個理想和建議」。

 

「大家可能會直接想到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說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按我理解,這是把設計工業化或極簡化,因為產品規模化有利於大量複製,可快速解決社會問題。」孫大勇認為這說法的其中一個面向,是為盡快達到戰後重建,有其背後的歷史原因,他又提及,後來有人指出這樣的取態導致了單一的城市面貌,「文丘里(Robert Venturi)在其建築評論中提出『少即乏味』(less is a bore)……當時是鼓勵大家消費,促進戰後經濟復蘇,但半個世紀過去了,瘋狂消費、滿足個人私慾的同時,也為世界帶來無限負擔,消耗掉地球上大量資源。」 

 

細看今天的時代因素和社會背景,少即是愛 ── Less is Love ── 更在於抗衡過度消費的舊態度,當中蘊涵東方哲思,更大程度站在東方人的立場去思考「少」的問題,他期望的,是推動個人在根本的態度上作出改變。

 

 

東方哲人的影響 

 

孫大勇口中的東方哲思是指對他影響甚深的老莊(老子與莊子的並稱),一種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狀態。所謂的「少」不止體現在減少一己佔有,更進一步在於如何藉著放下物慾,為身邊其他生命體 ── 人和動物亦然 ── 預留他們也同樣值得共享的資源。他進一步解釋:「設計不光滿足人類生活,也為周遭生物提供棲息之所,是為共生理念。」在輕鬆的氣氛中,孫大勇的言談瀰漫著道家思想,身為建築師,他冀求在設計上奉行無為。「中國古典建築不追求永恆,建築倒塌了,又能回歸到大自然,未來的人能在同一片土地開展他們的生活。」

 

這種崇尚自然、又或順其自然的建築理念,早在他的學生時代萌芽,這裡說的學生時代其實是指他工作五年後,回到中央美術學院讀研究生的一段時光。繁忙的職業生涯令他眼界大開,但一個接一個的商業規劃設計專案,迫使他正視內心存在已久的疑問:中國年輕一代建築師應抱持甚麼價值?他信奉的老莊思想又能如何與現世結合?在一場偶然參與的研討會,他得到了啟發,建築思維也隨之成形。

 

 

仿生設計緣起

 

這場以「仿生設計」為題的講座,由工業設計巨匠克拉尼(Luigi Colani)主講,所謂「仿生」,廣義而言是以自然萬物為仿效對象,孫大勇仍清晰記得當日大師的分享:「蜘蛛網是節約的結構,與牠本身的生活方式高效結合;白蟻巢有優良的空氣對流條件;粟米如同摩天大廈,每一顆粒就像一個單位,粟米芯就是核心筒,整體尺度剛剛好。」一切有如暮鼓晨鐘,以至他利用畢業作品創出自己的仿生建築概念。

 

「莊子常說天地有大美,設計也應該從自然汲取營養。」以麝鼠和河狸的巢穴為引子,他構想中的濕地《漂浮島》並無固定地基,能隨水面起伏,周遭環境因此將免受破壞,蘆葦又可造成合成材料,體現出取諸自然、用諸自然的本質,既為滿足美學目的,也為呈現自己長久以來的建築觀:人和其他生物共存於同一空間。

 

孫大勇畢業作品《漂浮島》的建築效果圖。(圖片來源:槃達中國)

 

 

 

從自然而來 隨自然而往

 

在與合夥人成立槃達中國(Penda China)十年後的今天,孫大勇認為一直貫徹這個初衷:「這種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學習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建築價值觀和理念,多多少少也融入到我們的每一個項目。」 

 

自然界總展現着獨有的美態,為人們帶來靈感,有時亦是引領設計師走過創作瓶頸的「導航系統」,其事務所早前在中國珠海設計的「十里蓮江農業科普樓」就是例子。滑過荷葉的水滴,盛夏雲彩的美景,為本來還在與業主磨合的設計團隊找到切入點 ── 他們將屋頂「仿生」為一片荷葉,荷葉邊緣翹起,中間凹下的設計,反映為具有下沉空間的屋頂,那裡可化身為露天劇場和休憩空間,人們就像葉面上的水珠自由流動,又或在此「圍坐、看天空、看風景,看演出。」對孫大勇而言,仿生設計既是初衷,也是出路。 

 

槃達中國於中國珠海設計的「十里蓮江農業科普樓」屋頂靈感來自荷葉。在化身為露天劇場和休憩空間的屋頂上,人們進行活動時就像葉面上的水珠自由流動。(圖片來源:槃達中國)

 

 

 

古老智慧重見天日

 

讀研究生的那段日子,除了是孫大勇對仿生設計的啟蒙階段,也令他加深認識中國古典建築。他強調,古典建築本身就有許多順應自然之處,也以當時的生活方式為依歸,例如屋簷翹起的形態,就是為兼顧冬夏有別的太陽角度,室內的人因而可享受最適合的照明,藉著海南市「海口文明東隧道光過渡」方案,團隊讓這設計再有應用的機會。 

 

「我們參考了古典屋頂的做法,微微把(隧道入口遮光棚) 前端翹起來,藉由翹起的角度,光線一點點地灑入隧道內部空間,構成一個柔和的過渡。這種智慧就是從傳統的那種大屋頂汲取而來的。」在長約60米的入口區,司機能通過幾秒鐘的駕駛距離,好讓眼睛適應由光變暗的環境。從古時的龐大屋頂結構,到合乎現代需求的基礎建設,迥異的建築性質卻展示出一樣的適用性和實用性,跨越了時間的隔閡。

 

槃達中國於海南市設計的「海口文明東隧道光過渡」方案參考了傳統中國建築中屋簷翹起的形態。隧道入口處的設計營造出光線柔和的過渡,司機能通過幾秒鐘的駕駛距離,讓眼睛適應由光變暗的環境。(圖片來源:槃達中國)

 

 

 

無休止的設計行進

 

建築無可避免地會對土地帶來影響、干擾,如何執掌「少即是愛」的原則做好事前規劃,就地取材,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並重拾歷代流傳下來的智慧,予以靈活重塑、發揮,同時將數以千年的哲學脈絡延續,都是孫大勇追隨的方向。當氣候變化危機已迫在眉睫,仿生設計與用度的均衡拿捏更有著前所未有的指導作用。 

 

所以他最心心念念的,還是在學院時代設計的濕地《漂浮島》。「有可能在未來,這能成為一種空間解決策略,當然,許多細節還不夠成熟,如果未來有條件的話,隨著經驗累積,我們應該能讓這項目更具體實現。」如這位中國新生代建築師所說:生命不息,設計不止。堅持思考,做自己相信的事,機會一定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